關於“第三世多杰羌佛”佛號的說明
二零零八年四月三日 ,由全球佛教出版社和世界法音出版社出版的《多杰羌佛第三世》記實一書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行了莊嚴隆重的首發儀式,美國國會圖書館並正式收藏此書,自此人們才知道原來一直廣受大家尊敬的義雲高大師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,被世界佛教各大教派的領袖或攝政王、大活佛行文認證,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,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,從此,人們就以“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”來稱呼了。這就猶如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,其名號為悉達多太子,但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,就改稱“南無釋迦牟尼佛”了,所以,我們現在稱“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”。尤其是,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,美國國會參議院第614號決議正式以His Holiness來冠名第三世多杰羌佛(即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),從此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稱位已定性。而且,第三世多杰羌佛也是政府法定的名字,以前的“義雲高”和大師、總持大法王的尊稱已經不存在了。但是,這個新聞是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未公布之前刊登的,那時人們還不了解佛陀的真正身份,所以,為了尊重歷史的真實,我們在新聞中仍然保留未法定第三世多杰羌佛稱號前所用的名字,但大家要清楚,除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名字是合法的以外,在未法定之前的已經不存在了。
多家媒體報導,義雲高大師(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)創作的中國名茶
『碧玉春』『霸王春』

◆左圖1(由上至下):新民晚報 XINMIN WANBAO 第10093號
◆左圖2(由上至下):大眾健康報 大眾健康報社出版 總編輯沈成金 1993年7月15日 總184期 國內統一刊號CN51—-0075 代號61—-26
◆左圖3(由上至下):1993年6月5日 第三版 證劵與投資報 副刊 新聞標題:獨秀茶道 本報記者 趙仁貴 陳玉豐◆中上圖:首屆巴蜀食品節證書 首屆巴蜀食品節證書 FSCFF 92 授予 成都軍區長城保健品廠 碧玉春牌 碧玉春 榮獲四川省首屆巴蜀食品節 金獎產品稱號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九月◆中下圖:中國社會福利茶文化交流名茶優選會 鑒賞評選委員會名茶評選結論
◆右上圖:科技日報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國內統一刊號 代號1-97 CN 11-0078 已巳年八月初三 星期六 1989年9月2日 新聞標題:綠茶之首 – 『碧玉春』
◆右中圖: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社出版 新編第3541號 YANGCHENG WANBAO 1989年10月25日 星期三◆右下圖:中國食品報 ZHONGGUO SHIPIN BAO 第685期 1989年9月18日 星期一
科技日報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國內統一刊號 代號1-97 CN 11-0078
已巳年八月初三 星期六 1989年9月2日 新聞標題:綠茶之首 – 『碧玉春』
綠茶之首 – 『碧玉春』
別具特色的京城藝術,引發了人們陣陣開懷的笑聲,悠然淡雅的茶香,驅使文人墨客們揮毫潑墨……不久前,首都部分著名的書法家、畫家、表演藝術家彙聚在前門老舍茶館,品嘗了新近被譽為中國名茶的『碧玉春』。『碧玉春』原為唐代貢茶,明代洪武年間被列為禦品,後傳人頓入佛門,迄今已單傳四百多年。為使中國茶藝錦上添花,經美國中華文化藝術研究院顧問義雲高教授的選推,釋性法師願將『碧玉春』茶藝公諸於世,於是他將絕技傳授給他四川的在家弟子,由受藝者精製而成。『碧玉春』茶風味獨特,其外形以級別分針眉、螺旋和扁平勾螺等狀,緊密勻稱,毫鋒畢露。內質集毫香型和熟香形於一體,具有雞湯味道和熟栗的清香,並呈碧玉色澤。前不久,在四川省科協舉辦的『茶文化交流名茶優選會』上,專家們對『碧玉春』外形內質8大指標,進行嚴格品評後認為,它彌補了我國綠茶『湯色泛黃、茶鹼味澀和不耐沖泡』等缺陷,被譽為『中國名茶之代表』,將參加今年9月12日在日本舉辦的國際茶文化交流會。 (川宮)
中國食品報 ZHONGGUO SHIPIN BAO 第685期 1989年9月18日 星期一
遁入佛門四百餘載 露出真身一鳴驚人
四川發掘出珍貴名茶 “碧玉春“
本報訊 (記者王克明) 當今人們並不知曉的“碧玉春“茶,由四川保健品公司重新開發上市才一年,就被茶藝專家和評鑒人士譽為“中國名茶(綠茶)之代表“了。“碧玉春“茶風味獨特,品格高雅。其外形緊結油亮,毫鋒畢露,內質集毫香型熟香形於一體,具有雞湯和熟栗的清香。濃郁持久,清澈明亮,呈碧玉色澤。專家稱它彌補了我國綠茶“湯色泛黃、茶鹼味澀和不耐沖泡“等缺陷。在今年6月中國社會福利教科文中心於四川舉辦的“茶文化交流名茶優選會“上,經茶藝專家評委會品評、鑒定,特級“碧玉春“茶獲超級分101分,參加9月12日在日本舉辦的國際茶文化交流會。“碧玉春“茶並非名不見經傳,只是已有400多年不為世人所知,產於四川卭崍山的“碧玉春“茶,唐代始為貢品,明代洪武年間列為禦品,皇帝獨享。後來其制藝傳人遁入佛門,在佛門中單傳至今。只有少數老茶技師和專家知道“碧玉春“茶禦品之名,對它的製作工藝卻百思不得其解。有關專家曾作為課題發掘,均未成功。為促使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發揚,去年,碧玉春”茶制藝傳人釋性法師將此茶製作絕技密授他的一位四川的在家弟子,終使世人得見當年珍品。
鑒賞評選委員會名茶評選結論
中國社會福利茶文化交流名茶優選會
名茶名稱 | 編號 | 總分 |
1 | 數量不足 | |
特級 碧玉春 | 2 | 101.5 |
特級 碧螺春 | 3 | 81.5 |
特級 西湖龍井 | 4 | 75 |
結論評語:
1號 ,數量不足,未鑒評。
2號 特級碧玉春,外形錦細、毫鋒畢露,別具風格,內質清香濃郁持久,集毫香型和熟香型為一體。
雞湯熟栗香味沉深甘爽、濃郁、湯清澈明亮,似有碧玉之色,清泉之瀾。
3號 外形纖細、捲曲如螺形,白毫顯露,色峰較油潤,湯色透明清澈,香氣鮮爽,葉底欠嫩勻。
大眾健康報 大眾健康報社出版 總編輯沈成金 1993年7月15日 總184期 國內統一刊號CN51—-0075
代號61—-26
名茶保
本報訊 成都軍區長城保健品廠近日推出由著名佛學家義雲高大師獨創,被茶界專家譽為“烏龍之王“的新茶名品“霸王春“。“霸王春“屬半發酵型茶葉,其味獨特,集茶味、咖啡味、糖味、香味於一體,兼飲茶、喝咖啡(以下新聞截斷)
新民晚報 XINMIN WANBAO 第10093號
中國名茶誰是代表
遁入佛門四百多年的珍貴名茶“碧玉春“面世後,被茶藝專家和評鑒人士譽為“中國名茶(綠茶)之代表“。“碧玉春“茶風味獨特,外形緊結油亮,毫鋒畢露,內質集毫香型熟香型於一體。有雞湯和熟栗的清香。它彌補了我國綠茶“湯色泛黃、茶鹼味澀和不耐沖泡“等缺點。今年6月中國社會福利教科文中心於四川舉辦的”茶文化交流名茶優選會”上,經茶藝專家評委會品評、鑒定,特級”碧玉春”茶獲超級分101分,參加9月12日在日本舉辦的國際茶文化交流會。(藍色字體部分是參考其他新聞補上去)“碧玉春“茶產於四川卭崍山,唐代始為貢品,明代洪武年間列為禦品。後來其制藝傳人遁入空門,其後百年僅知其名,但不知其製作工藝,去年,“碧玉春“茶制藝傳人釋性法師將絕技密授他的一位四川的在家弟子。
1993年6月5日 第三版 證劵與投資報 副刊 新聞標題:獨秀茶道 本報記者 趙仁貴 陳玉豐
獨秀茶道
一貫印象:川久馳譽,川茶遜色。近日,筆者“糊裡糊塗“被友人“拖“到文殊院側一小院,捧起一小如核桃的茶盅,“高雅“了一番,接著被人提耳飽授一番茶道,汗顏之余,方知川茶已大為出息,其名不讓川酒。入佛門四百餘載,露真身一鳴驚人—-如果把這兩句話理解為謎面,謎底就是:碧玉春。碧玉春是茶,但絕非一般的茶。3年前,中國社會福利教科文中心舉辦“名茶優選會“,碧玉春“不施粉黛“,悄然與碧螺春、龍井等茶壇巨腕同台獻“藝“,結果被各方專家給出超級101分,自此有“中國名茶之首“的殊譽。碧玉春的非同一般,不僅在於潛入三件頭(茶碗)後,外形緊結油亮,毫鋒油然,內質集毫香熟香於一體,頗具雞湯熟栗之清香,濃郁系久,也不僅在於它克服了中國綠茶湯色泛黃、不耐沖泡、茶鹼味濃的3大缺陷,更在於它不凡的身世,以及“點撥“、“開示“它出世揚名的人。闕道秀,及其丈夫唐華烈,“碧玉春“的主人,成都長城保健品廠“老闆“,有媒介將他們譽為“世界茶王“。不甘心,突聞成都有一位巨德大智的超凡學者,名叫義雲高,“世界文化大會“每10年授出一枚“藝術大師“金章的得主。著名作家艾蕪彌留之際曾序文贊其為“獲得五明妙諳的大成就者“。於是奔大師而去。草野山人,見面尚難,談何求教。是“創茶宏願“感動雲高大師,遂介紹釋性法師傳其珍藏絕技:碧玉春。川茶“碧玉春“,唐代始為貢品,明代列為禦品,後其制藝遁入佛門,逾400年不為世人所知。闕道秀夫婦得碧玉春,如獲至寶,悉心琢磨研習,又經雲高大師指點,昇華出熟香與毫香結合明顯,奇香無比,湯綠如玉的出新之作,面世之初,在北京老舍茶館品評鑒定,田紀雲副總經理等中央領導人欣然前往,品嘗後讚不絕口,譽為玉液瓊漿。至今日,道秀夫婦得隴望蜀,又開發出有“烏龍之王“的“霸王春“,被海外名士稱道為“至尊佳茗“。筆者于茶道不甚了了,但知中華茶之道悠長綿遠實有茶文化的高深學問。而相當長一段時間,中國有茶無道,玻璃杯泡“三花“的情景比比皆是。“道“渡了扶桑、韓國等地,漸成大氣。
相關資訊
本文連結:
義雲高大師(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)創作的中國名茶『碧玉春』『霸王春』